小白
80后,外企行政秘書,月薪4000元。
易博士
70后,數碼雜志主編,月薪8000元。對數
老錢
60后,自由職業,收入保密。砍價高手。
今年3·15前,某日系數碼廠商發表的一則在中國境內發票是保修的必要憑證的聲明引發爭議。事實上,盡管在國外并沒有這一硬性規定,但長期以來,許多國外品牌的電子產品,也都設定了同樣的保修門檻。這類發票保修情結究竟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小白:我就不明白,啥電子產品都有保修卡,為什么還非得要發票做保修憑證?
易博士:按發聲明的日系廠商的說法,發票不僅是銷售事實的證明,更是納稅的證明。未納稅的產品和“水貨”一樣沒有合法身份,不受中國法律的保護。對于這類產品,理應不給予保修承諾。
老錢:我覺得,這要說是防止水貨的泛濫,不光可以通過發票來認定,完全可以通過產品的惟一序列號驗證。
小白:我和幾個哥們兒買日系品牌的DC、MP3或DV時,電子賣場的銷售員告訴我們開不開票一個價,收據一樣能保修,發票隨需隨開。
老錢:唉,年輕人呀。據我了解多數日系品牌的數碼產品都有嚴格的發票保修制度。你想等你的DC出問題時再去找賣家,還不被人敲竹杠敲暈過去。而且很多小店老板經常換,到時上哪找人去。咱姑且不說那些廠商揪住了國人沒有開票意識的短處而不提供應有服務,還是請易博士給大家補補課,來點實際的,說說這開發票的好處吧。
易博士:首先,購買后與商家發生爭議時(被商家誤導、價格欺詐、產品被調包等),發票是消費者用來向消協、價格舉報中心及賣場投訴部舉證的有效買賣證明。其次,養成良好的開票意識,可杜絕商家偷稅漏稅。說得高一些,也間接促進更多惠民政策的實施。第三,要是開具機打式發票還可試試手氣刮刮獎。(賀清)